偷懶只有一道菜 糖果點的酸甜雞丁
今天偷懶只有一道菜,酸甜雞丁。
君食堂 – Choon’s Kitchen ,並不是一家食堂,這裡沒有美食販賣,卻有料理故事值得回味再三。
今天偷懶只有一道菜,酸甜雞丁。
烏龜建議日常食物都在這裡上載,但疫下我要花上半年才適應到新常態和調整生活模式。要我再適應另一個常態,老實說需要一段日子,因為我理解度低、反應超慢拍子,適應能力又有限,要先找回自己,才能繼續前進。 媽媽走了半年,我都在走不出傷悲,人生墜谷時,我都要花好長時間療傷,何況要重調生活?
鑽研,是為了有更好的成果!疫下常做包子,也磨練到有一定的水平。 我超愛麵食,更愛饅頭和包點。網上有好多好多食譜,每個都喜歡,每個都試試看,但就是百學不精,因為難在掌控發酵時間和水分。哈哈!我很忙的,每天起身,便要為便當三餐頭痛,沒時間等麵團發酵,邊做包子邊煮飯,往往回頭一看,不是忘了加蓋發不起來,就是過度發酵不好吃!
經過一年的訓練,什麼都比人慢熟慢多拍的我,終於適應了新常態。未來,我的生活,會否無法回歸常態呢?哈哈!能有以後,再作打算! 從謹慎防疫,到疫情嚴峻必須高度警惕,令我這賢妻良母的負擔更重了。因為日常生活上的一切,必須百分百親力親為,盡量把染疫危機降至最低。
廣東人有句口頭禪的氣話─「生塊叉燒,都好過生你!」 這比喻實在形容得幽默又貼切。說真的,生個敗家兒,家永無寧日。叉燒即可下飯飽肚,又可多樣化變成美味佳餚上餐桌。要是我,也會智取叉燒!哈哈!
能穿上自己親手縫製的新衣,心里肯定很實在,還會飄飄然。 我的阿嬤有架古老手動縫紉機,她年紀大了,視力不好,所以很少用。她是在我11歲那年與世長辭。事前因血壓高而腦血管爆裂,導致重度中風至腦死。印像中,她一直戴著眼鏡,不懂是近視還是老花,猜想兩者都有。
桑椹是養生之寶,中學時期開始愛上桑椹果,那是在鄰村的果園裡發現它。 早期的鄉下,都是凹凸不平的黃泥路,難得當年睡覺議員們,開始為民服務,鄉間小路才有機會舖上瀝青,讓車輛好好開進村裡來。
從我國抗疫很成功,變成疫情很嚴重的局勢看來,這場「世界戰爭」,彷彿是沒有盡頭的「世紀之戰」。從四面楚歌的疫情判斷,我們已必須妥協和接受這個事實,以及極早接納那實在令人很不舒服的新常態。 我很喜歡蔡康勇的逆向思維,凡事想不通的,都可扭轉乾坤,逆流而上。
90年代時期,每當年關將近時,阿頭會主動讓我們去逛街,然後用筆(早期採訪工具是手抄,還沒手機和錄音機)和單眼相機Pentax MX幫忙讀者「辦年貨」。而我們最常問行情的,便是檳城新街的海味老店「廣德酒業雜貨有限公司」。
End of content
End of content